来源:光明网
2023.02.27 记者 袁晴
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如何在统筹农村疫情防控基础上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 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毛德智针对上述问题作出回应。
民以食为天。毛德智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事关14亿多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放松。三年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我国粮食生产连年增产,产量连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毛德智介绍,下一步,将坚持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头等大事、底线任务,继续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抓好粮油等重要农产品的稳产保供
坚持 “稳面积、稳产量,扩大豆、扩油料,提单产、提自给率”,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快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力扩种大豆油料,以大豆、玉米为重点启动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工程,多油并举扩面积增产量。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统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能繁母猪存栏量保持在合理区域,防止生产出现大起大落。
二、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粮食生产的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要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严守耕地红线。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加强黑土地保护和坡耕地综合治理。同时,要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常态化防控和重点人兽共患病源头防控。
三、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粮食生产的出路在科技。要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打造农业先进技术集成创新平台。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培育高产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盐碱作物等一些新品种。同时,要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特别是要加紧研发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的小型机械以及园艺机械。另外,要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大力发展生态低碳农业,推进农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