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申、李焕改
小麦条锈病是由小麦条锈菌(Pst )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生产,抗条锈病基因的克隆是小麦抗条锈病品种高效育种的关键。目前,在已报道的86个小麦抗黄锈病基因座中,仅有7个基因被克隆,且大部分是通过图位克隆而获得。图位克隆法需要构建遗传和物理图谱,繁琐、费力且耗时。与图位克隆法不同的是,基于DNA和/或RNA测序的方法不需要构建遗传图谱,而是通过使用独立的突变体克隆候选基因。这些方法主要针对特定的染色体或基因类别,从而避免其他基因组的干扰。最近,一些抗锈基因已经通过使用测序为基础的方法被克隆出来。例如,通过MutRenSeq法克隆了Yr7,Yr5/YrSP,Sr22,Sr26,Sr45和Sr61;使用MutChromSeq法克隆了Sr43 ;通过MutRNASeq法克隆了Sr62 。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吴佳洁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Sequencing trait-associated mutations to clone wheat rust-resistance gene YrNAM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利用性状关联突变体测序(Sequencing trait-associated mutations,STAM)方法克隆了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YrNAM。
在这项研究中,首先使用Pst 抗性品系P10-46(WT)和7个Pst 敏感的M3系突变体进行STAM(图1a和b)。经过STAM,在7个易感突变体中共检测到7434个突变位点(G→A和C→T),其中有一个转录本(T59230)在除M62外的6个易感突变体中发生突变(表1)。进一步研究发现,突变体M62的后代出现了抗感表型分离,且感病后代在T59230转录本中同样存在一个G→A的突变。此外,T59230在其他五个未进行STAM的易感突变体中发生突变。总之,T59230在所有12个易感突变体中均有突变(图1c)。因此,T59230是抗条锈病的候选基因。
表1. STAM测序数据统计
图1. STAM技术鉴定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NAM
对P10-46进行了基因组重测序,结果发现Contig NODE_33935与T59230完全匹配。通过序列比对,T59230由五个外显子组成,CDS全长为1227 bp,编码蛋白YrNAM的N端和C端分别具有NAM和ZnF-BED结构域(图1c)。突变体分析表明,NAM和ZnF-BED结构域都是抗性所必需的;12个感病EMS突变体中的6个在NAM结构域中发生突变,另外6个在ZnF-BED结构域中发生突变(图1c)。
为了进一步验证YrNAM是P10-46的抗性基因,研究者使用P10-46和一个Pst 易感突变体M19创建了F2群体。结果发现113株F2幼苗的条锈病抗性和敏感性分离为3:1;且YrNAM 连锁分子标记与条锈病敏感性完全相关。
为验证YrNAM对Pst 的抗性,构建YrNAM过表达载体(图2a),并将其转化到小麦条锈病敏感品系Fielder和CB037。结果表明转基因植物的感病表型与YrNAM的表达密切相关:表达YrNAM的转基因植株对Pst表现出免疫或者高抗表型,而未表达YrNAM的植株则表现出感病表型(图2b,c)。因此,转基因YrNAM赋予植株小麦条锈病抗性。
图2. 遗传互补实验表明YrNAM具有条锈病抗性
在中国春基因组1B中发现两个YrNAM 的同源基因,而在1A和1D中无同源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和分子标记调查揭示了长山羊草(Aegilops longissima)和沙融羊草(Ae. sharonensis)中具有YrNAM 同源基因,表明YrNAM 是一个古老的基因,起源早于小麦B亚基因组和D亚基因组祖先的形成,大约发生在730万年前。系统发生树分析显示YrNAM的ZnF-BED结构域高度保守,而与禾本科NLR-BED基因的ZnF-BED结构域明显不同,仅有37-44%的相似性。因此,YrNAM中ZnF-BED结构域的插入与NLR Rph15和Yr5/Yr7中ZnF-BED结构域的插入无关。
为了研究YrNAM在栽培小麦中的分布,从659份小麦材料中筛选了60份含Yr10(AF149112)抗性的小麦品系。仅有四个品系对分子标记YrNAM-F8R7 (位于YrNAM 的3’末端)呈阳性,但对其他分子标记YrNAM-F1R3(位于YrNAM 的5’末端)和YrNAM-F02R2(位于YrNAM 基因内部)呈阴性。然后在另一组小麦种质种进行了检测,包括578个中国品种和高级育种系以及59个匈牙利品种,并未在其中任何一个品种发现YrNAM 。上述结果表明大多数小麦品系中不存在YrNAM 基因,作者推测这可能与一种不受欢迎的性状Rg1 相关。
综上所述,利用STAM技术快速克隆了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NAM ,并对其抗性进行了遗传解析。该研究实现了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的快速克隆,为抗条锈病小麦品种的培育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同时对其他优良性状基因的克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39993-2